• 低血壓

 

低血壓是透析過程中最常見的急性併發症,一般因為過多、過快的脫水導致,血壓低於90/50mmHg時,就會出現各種低血壓症狀。

 

比如打哈欠、胸悶、頭暈、心悸、噁心、呼吸困難、出冷汗、四肢發涼、意識不清等,應立即呼叫醫護人員。

 

 

 

常見原因

 

1.超濾量過多,超濾速度過快。

 

2.存在營養不良、貧血及低蛋白血症。

 

3. 心、腦、腎及全身血管硬化,血管收縮能力減弱。

 

4.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。

 

5. 不恰當地使用降壓藥物。

 

應對策略

 

 

1. 透析間期,體重不可增長過多,最好控制在乾體重的3%-5%以內。

 

2. 體重增長過多時,適當增加透析時間或透析次數。

 

3.加強營養、糾正貧血及低蛋白血症。

 

4.採用低溫透析,設置透析液溫度35-36℃。

 

5.透析中反覆出現低血壓的腎友,透析當日暫停服用降壓藥或減少降壓藥量。

 

6.有低血壓趨勢時,頭部放低,腳墊高,讓腿、腳的高度高於頭部。

 

7.即時呼叫護士,必要時補充生理鹽水、停止透析。

 

 

 

 

  • 透析失衡綜合症

 

 

失衡綜合症,是一種越來越罕見的綜合症,通常出現在首次透析,是由於血中尿素氮清除過多、過快,而腦細胞中較慢,導致水分轉移至腦部,從而引發腦水腫。

 

 

一般出現在透析後不久,會發生噁心、嘔吐、頭痛、抽搐、疲倦、意識模糊等神經系統的症狀。

 

 

 

應對策略

 

 

1. 嘗試採用透析膜面積小的透析器,減慢血流量(150-200ml/min)。

 

2. 每天透析1次,每次透析兩小時,連續透析3-4天。

 

3.呼叫護士,必要時使用藥物。

 

 

 

 

  • 肌肉痙攣

 

肌肉痙攣也是透析過程中常見的不適,以小腿、腹部、腰部痙攣為主,往往因患者不能忍受而提前下機,導致透析不夠充分。

 

 

 

常見原因

 

1.透析時超濾過多、過快;造成循環血量不足,四肢血管收縮、肌肉缺血引發痙攣。

 

2.乾體重設置不合理,過度脫水。

 

3.透析液鈉濃度過低,<135mmol/l。

 

4.低鈣血症,導致的低血鈣性抽搐。

 

 

 

應對策略

 

 

1. 沒有水腫、高血壓的腎友,可嘗試提高乾體重0.5kg。

 

2. 維持透析間期體重增長穩定在3%-5%,或延長透析時間。

 

3.遵醫囑使用左卡尼汀、維生素E等藥物。

 

4. 肌肉痙攣時,進行適當的按摩、熱敷緩解。

 

 

 

 

  • 心律失常

心律失常和血壓、血鉀水平、貧血、透析齡、心臟基礎病變等都相關,是透析過程中猝死的常見原因之一。

 

存在高血壓、低血壓、貧血、血鉀異常及老齡和冠心病腎友更容易發生,出現惡性心律失常時必須緊急處理。

 

 

 

應對策略

 

1.高血鉀腎友,控制鉀攝入,避免高血鉀發生。

 

2.血鉀較低的腎友,透析中適當進食,防止透後低血鉀。

 

3. 保持血壓穩定,積極治療腎性貧血。

 

 

 

  • 腹部疼痛

透析中的腹痛也十分痛苦,常見於透析並發症引起,發生在透析中或透析後。但注意要與其他原因導致的腹痛進行鑑別。

 

 

常見原因

1.低血壓或脫水過多、過快導致胃腸道供血不足、缺血、缺氧,出現痙攣。

 

2. 低血糖,血糖下降時交感神經興奮,引發急性腹痛。

 

3. 透析中進食過量、過涼、油膩的食物導致胃腸不適。

 

 

應對策略

 

 

1.避免出現透析中低血壓。

 

2.透析中適量進食,避免過量、油膩的食物。

 

3.低血糖時,給予50%葡萄糖40ml靜推,或10%葡萄糖水200ml靜滴或口服。

 

 

 

 

  • 出血

 

透析中會常規使用肝素,容易發生出血。尤其是在血小板較低、透析前存在一定的出血情況時發生,比如消化道出血(黑便)、痔瘡出血、鼻出血等。

 

 

常見原因

 

 

1.血小板功能較差

 

2.肝素的使用

 

3.高血壓

 

4.消化道潰瘍

 

 

應對策略

 

 

1.減少肝素用量或停用

2.避免透析中過多進食

3.透析後針孔處適當壓迫,保證止血